一年一度的【與身體對話系列】又來了
還記得我們之前的養生穴位系列嗎?
希望大家有嘗試與自己的身體親密接觸
上期【與身體對話系列】是關於為什麼會手麻
原因也有幾個,有興趣可以回顧
因為今期我們也想講一下類似的症狀
就是沒精神的背後成因
這也是客人想我們表達最多的狀態
♨️一般來說,低血壓的定義是
收縮壓< 90mmHg,舒張壓< 60mmHg
但是一般人多半沒有量血壓的習慣
而且低血壓多半沒有立即的危險性
因此,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因素
但其症狀其實不難察覺
🍁【低血壓的症狀】
1. 頭暈,嚴重甚至會暈倒
2. 視線模糊
3. 噁心
4. 時常覺得不明原因的疲勞
5. 注意力不集中
6. 手腳冰冷或身體寒冷
7. 呼吸快且淺
8. 脫水
🐦🔥造成低血壓的原因,可概括為:
【久坐或久站】
長期會使下肢循環不好、靜脈回流較差
至心臟的血液量變少 -> 心臟輸出的血液量也跟著減少少,引發低血壓。
【運動量不足】
運動量不夠、肌肉不足少 -> 血液循環不好
從而也導致血液回流量至心臟變少少 ->
進而影響心臟輸出血液,血壓就高不起來。
【大量失血或脫水】
運動後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少 -> 體內水分變少
-> 血壓也跟著降低。
*若常有脫水情況,請看醫生檢查。
失血也有種情況是女性經期而導致低血壓~
【營養不良】
飢餓過久、為了減肥而過度節食少 ->
體內血紅素製造不足少 -> 血液帶氧量不夠
頭暈目眩,影響健康。
【姿勢性低血壓】
如蹲著時突然站起來少 -> 血液大量往下流動少
-> 出現頭暈的感覺,嚴重還有可能昏倒。
*提醒,蹲著/躺著要起來時
要速度放慢,讓血壓有空間自行調節~
【心臟功能不健全】
屬於先天性構造問題,要請醫師評估處理方式
通常以藥物或是手術做處理。
【內分泌、代謝失常】
有關代謝功能的甲狀腺、腎上腺、賀爾蒙及內分泌系統,出現異常,也有可能會引起低血壓。
【服用降低血壓藥物】
長期吃降血壓藥物,普遍來說血壓會較低
所以要得注意容易引起「姿勢性低血壓」。
– ❤️-
針對一些頭痛的症狀,我們發現很多人都是由於肩頸神經的繃緊,才有了一些頭痛的信號,因此,我們我們建議嘗試【HRS全面舒緩】:
第一步:獨創【人手筋膜鬆動】手法——感受頭肩頸的肌肉筋膜的緊張感
第二步:針對筋膜肌群【祛瘀排酸】——舒緩神經引起的疼痛感
第三部:以及【修復強化】,並修復肌肉功能
「第一次的感覺會比較敏感,因為很久沒有雙手「關心」筋膜了,但數次後,會發現當筋膜舒緩了,氣血便通,缺氧情況減少,睡眠的素質提升,頭痛機率會下降~~」
Whatsapp查詢/預約:wa.me/85269093893
療程均個人化,之後收費會根據首次約診情況而定